聯系方式

大連九羊乳業股份有限公司
全國統一客服熱線:4000988333聯系電話: 0411-83333333
傳真: 0411-83330890
郵箱: jiuyangfood@163.com
地址: 普蘭店市夾河鎮巴家村170號
媒體報道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>媒體報道
張保鋼簡介
1962年,張保鋼出生于牡丹江市溫春鎮。大學畢業后,分配到牡丹江紡織廠工作,先后擔任過技術員、營銷員、銷售處處長等職務。1992年,張保鋼主動離 職下海經商,在吉林市經營輪胎生意。1998年,張保鋼到大連市普蘭店先后投資7000余萬元,用于修建大型養殖基地,并成立了大連九羊食品有限公司,主 要經營奶山羊的養殖以及山羊奶產品的開發,擁有羊奶加工項目的38項國家發明專利,被科技部列為國家星火科技項目,成為我國羊奶產業的龍頭企業。如今,九 羊食品有限公司年產值已經突破億元大關。
張保鋼:為國人找回失傳的第二奶源
首席記者 許曉坤
如今,“九羊乳業”這個品牌,在大連市可謂家喻戶曉。其生產的羊奶產品價格比牛奶整整高了一倍,卻供不應求,口味純正、易于消化、綠色健康的特點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。而這個擁有38項專利技術的企業,領頭人卻是一位搞銷售出身的東北大漢——張保鋼。
很多不明究竟的人提起張保鋼,總會滿懷敬佩地說起這么一個故事:當年張保鋼從老家牡丹江趕了9只羊來到大連,從此走上了與羊結緣、因羊而發家的傳奇創富之 路。提起這件事,張保鋼爽朗一笑,“這些都是謠傳,當初我說的是老家鄰居曾經養了9只羊,不知怎么就傳成了我趕了9只羊來大連。”似乎是感慨人言可畏,可 掩飾不住的笑意卻分明像是對自己的玩笑略有得意。
在并不算長的見面時間里,張保鋼展現出的性格便濃縮在這樣一個簡單鏡頭之中:健談、豪爽、睿智,還有屬于他獨有的幽默感。而就是這個“辦公桌從不上鎖”、 “沒有任何話題不能談”的豪爽漢子,改變了中國奶制品行業的格局,將中國人失傳已久的第二奶源——羊奶重新帶回了百姓的生活。
主動下海,只為人生更精彩
1962年,張保鋼出生在離牡丹江市區18公里的溫春鎮。8歲那年,張保鋼的母親患上重病,盡管父親為此欠下了5000元的外債,仍沒能挽回母親的生命,那5000元外債也如噩夢一般糾纏著這個殘缺了一角的家庭。
為了盡力支撐起這個家庭,張保鋼在讀大學期間便將自己“預訂”了出去,在牡丹江紡織廠從事技術工作。風華正茂的張保鋼干起活兒來總有一股使不完的勁,不 久,天賦加勤奮使他從同事中脫穎而出,被提拔為技術主管,月工資也由剛畢業的65元上漲到89元。但即便如此,家中的經濟狀況仍沒得到徹底緩解。
1986年,張保鋼申請了3年停薪留職,做起了當時被人認為“找不著工作的二混子才會去做”的買賣?;貞浧疬@段經歷的時候,張保鋼只是淡淡地說道:“估計我是第一批辦停薪留職的國企員工。”
此后,開過水泥廠、小飯店、賣過西瓜,甚至還干過出口貿易的張保鋼,憑借自身的努力,三年賺得了40多萬元,對于那個年代來說,這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。 “那時,銀行存款利率非常高,如果40萬元存到銀行里,光年利息就相當于30個工人一年的全部收入。當時很多朋友都勸我不要回廠,不過我這個人組織觀念一 直很強,而且對錢也沒有太強烈的欲望,想一想還是回去了。”
就這樣,27歲的張保鋼回到工廠,做起了誰都不愿接手,沒有工資、只有提成的銷售工作。第一年,張保鋼一個人就完成了廠里51%的銷售額,沒人知道他是如何完成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?;貞浲?張保鋼只記得那一年有363天都是在外面度過的。
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,張保鋼更是在外面挖掘出了一條新財路。“當時我的客戶有許多是做輪胎生意的,他們的銷售情況不太理想,我就說我給你們賣吧。對方很 干脆,說按出廠價給貨,還可以賒賬,賣出去之后只要把款打回來就成。”張保鋼自然不會辜負這樣的信任,在長春當時最繁華的地段包下了一個800平方米的門 市,做起了輪胎生意。一年后,張保鋼留下了“企業需要就回來,5年不從事原行業”的承諾,離開了紡織廠,回到長春的張保鋼把輪胎生意做得紅紅火火,而這也 為張保鋼淘到了第一桶金。
可是沒有人能想象到,就在生意最好的時候,張保鋼卻突然收手了。“有一天,父親問我賺錢是為了什么,我思索了很久也沒回答出來,父親說‘那你把生意停了吧,沒有目標,證明還沒有定性,少年得志大不幸呀!’我就這樣放下了。”
返哺社會,癡心興農終不悔
閑下來的那段時間,張保鋼就用來看書和了解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。“那時,一些經濟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:第一產業是增值型產業,第二產業是交換型產業, 第三產業是消耗型產業,而只有增值型產業對社會的貢獻最大。一句話點醒夢中人,原來我這幾年做的生意是第二產業,交換來交換去,錢都進了自己的腰包,并沒 為社會創造什么。那個時候我才發覺,父親的問題真是問到了根兒上。”
為了回報社會,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,張保鋼決定二次創業。
接下來的時間,張保鋼便在全國各地四處考察項目。一個偶然的機會,他走到了大連的北三市,被那里與繁榮都市形成巨大反差的局面所震撼,于是,他決定在大連普蘭店投資養殖業,帶領農民致富。
1998年3月,當時大連市最大的一個養殖基地在普蘭店夾河鎮落成,張保鋼重金從國內外引進豬、牛、犬等各種名優品種,正當他躊躇滿志準備在農村掀起一場畜牧業改良運動的時候,一個機遇,使他與羊奶加工結下了不解之緣。
一次他在北京參加一個學術交流會,接觸到一批搞農產品科研的學者。當時,他第一次聽說中國有四分之一的人群不能喝牛奶,因為這部分人的消化系統缺少一種蛋 白酶,無法消化牛奶,喝過之后會出現腹瀉、消化不良等癥狀。而喝羊奶則很少出現這種情況,因為羊奶接近人乳,相對于牛奶來說更容易吸收,并且營養價值非常 豐富。但是羊奶最大的弱點就是它的膻味,這讓很多人無法接受。
面對羊奶的眾多好處,出于對國人因棄膻而拋卻羊奶的惋惜,張保鋼決定改變這個歷史,用自己的資金來支持羊奶脫膻和加工這一科研項目。但是,他沒有料到的是,這一科研項目一搞就是6年,幾乎耗盡了他前期的所有積蓄。
在大連普蘭店市夾河鎮,大連九羊公司的羊奶生產基地,他已記不清曾經有多少個不眠之夜。幾卡車的鋼管按照既定的方案焊接完成,實驗失敗,又需要重新調整設 備,把鋼管鋸開,重新焊接。為了尋找一個參數,300多噸羊奶,100多萬元付之流水。農村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,在城市生活慣了的他,從開展這個項目開 始,就和工作人員一起,吃住在他們的基地。
天道酬勤。2004年3月3日,當一桶味香可口的無膻羊奶流出生產線時,張保鋼興奮得幾天沒合眼。2005年年初,九羊羊奶以專業羊奶奶品專家的身份出現 在市場上,在大連市內幾百家快客連鎖便利店同時上市。很快便以更優良的營養價值,更易于國人腸胃吸收的特點贏得人們的喜愛。
人格無價,只愿民族更強壯
“中國有四分之一的人不能喝牛奶,何談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?”張保鋼說,九羊所做的事情就是使這部分人能夠喝奶了,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。
這個奇跡曾引起轟動:“中國攻克了羊奶脫膻的難點!”“九羊脫膻羊奶獲國家科技部科技成果獎”。這些消息通過媒體不脛而走,在國內外乳品行業引起震驚。九 羊脫膻技術在國家獲獎不久,在北京一家科研機構的引薦下,日本一家知名乳業株式會社亞洲市場部的負責人專程到大連普蘭店,在考察完了九羊公司的脫膻設備 后,公司工作人員為日本客人倒上一杯脫膻羊奶,日本乳品專家剛剛吮了一小口,臉上頓時現出莫名的驚詫,連聲驚呼。
隨后,日本人通過翻譯說明了來意,日本某乳業株式會社愿出重金,購買九羊公司的脫膻生產技術。當時,九羊公司正面臨著啟動市場資金缺乏的問題,況且,日方 求技心切,出價不菲,但這些都不為張保鋼所動。他認為,如果為了錢,自己就不會來到這里從事高投入、低回報的產業,羊奶脫膻技術是中國人攻克的,就應該留 在中國,為強壯中國人服務。
經過13年的奮斗,張保鋼的九羊乳業已經建成擁有土地100萬平方米,可供飼養10萬只奶山羊、羊舍建筑面積達4.2萬平方米的基地,并建有日產100噸 國內一流的羊奶加工流水線。而這樣的生產規模絕對不是小打小鬧,需要上千家農戶為工廠提供奶源。農民們也樂意加入,因為養羊不僅比養豬賺錢多,而且張保鋼 還為農民提供養殖的專業技術支持,并利用批量采購飼料的方法壓低價格,再提供給農戶,這樣,農戶就大大降低了養殖的成本。
張保鋼說,他是吃百家飯長大的,對待農民總有一種感恩的心情。“他們提供了這個社會賴以生存最本原的物質,但也是最需要扶持的群體,我就是要把自己的企業打造成農民致富的頭羊,帶領他們走上致富路。”
今年,張保鋼又破解了遠距離低成本運輸鮮奶和凍干羊奶粉兩項技術。接下來,他準備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福州、青島、長春,包括家鄉牡丹江建15到20個山羊奶產品加工基地,爭取讓每名中國人都能夠喝到草原上那種自然、散放、無污染的鮮羊奶。
提起在牡丹江投資建廠的打算,張保鋼說,每個在外漂泊的游子都有一份難舍的家鄉情結。“在外一闖十幾年。如今,企業終于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,經濟效益漸漸好了,我也一直想多回牡丹江轉轉,看看家鄉需要我做些什么,回報父老鄉親對我的養育和培養。”
(責任編輯:臧淼)
- 上一篇:NULL